欢迎来到KOKAPP官网!

热线电话: 13316041319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kokapp新闻资讯 > kokapp公司新闻 >

kokapp智能家居市场那么大集成商好做吗?

  kokapp智能家居市场那么大集成商好做吗?本文是来自工作在一线的老兵的自述,关于智能家居的核心、体验、品牌塑造和真正的智能家居公司的定义等。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47亿美元,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集成商的生意怎么样?

  **近有调查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47亿美元,在排除大型家电等大型商品后,智能家居设备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到2017年底将达33亿美元,2021年则将达到94亿美元。市场那么大,集成商好做吗?不妨听一下一位做智能家居集成8年的集成商吐槽。

  本人是苏州市一个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商,前前后后经历了八年,算是集成界的一名老炮。昨天,一个没怎么经常联系的朋友不经意跟我说起他做集成商半年多的大致经历,两个字,亏了,他所代理的牌子不说了。

  刚开始入行时,他没说在做智能家居工程代理商,他后来的意思是所谓的当初不想抢我生意。但,这可能是他自己的狭隘了。

  智能家居,**核心的就是硬件!智能家居的产品研发看起来并不难,很多在校大学生都能捣鼓一个电路板出来,但是,测试版的智能家居和量产版的智能硬件是两回事,做到又稳定、用户体验又好、还能接受批量使用的检验,那就和实验室做研发是天差地别了。

  所以,一个好的智能家居公司,硬件产品一定要有从设计、开发到生产的自主能力。但是,我的经历告诉我,智能家居行业里没有一家公司100%自主开发所有的硬件产品(当然,100%做自主研发可能没那个必要)。

  主要产品线、核心硬件,如智能主机(有的管它叫智能网关)、智能开关面板和智能控制类产品,这必须是自主开发,kokapp不然的话,那是用了行业里的公模方案,或者干脆让别的公司贴牌生产。不得不说,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公司不多,大部分公司只有硬件开模、组装生产的能力。

  除自主研发能力外,要看一家公司的硬件完整度,绝大部分公司不能提供完整的产品,极少数公司可以提供。

  很少有什么行业像智能家居行业那样技术跨度大,我的理解是,自主研发公司的起步门槛,研发人员占比不应低于25%;自主研发中的创新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至少40%甚至更高。

  通用的APP大家都用过,这不用我说点什么,但是智能家居APP,它是要连接硬件一起来用的。这是向用户直观呈现的交互体验,它的重要性不输硬件产品。谁要是忽略了这一点,他会掉进坑里的。

  智能家居行业里的APP有三种情况,**是纯自主开发,每一行代码(包括迭代更新的)都是自己写的;第二是半自主开发,APP开发甩给了外包公司,第三是用了APP公版,改一下APP的LOGO。

  有人做过智能家居APP分类,智能家居公版APP不少于60%,外包APP超过30%,自主APP不到10%。如不是自主开发,APP一年半载是更新不了的,仅从成本上考虑它也不会更新,想要好的体验,可能吗?但另一方面,也见过平均不到一个月更新一个版本的APP,这样的速度连很多互联网公司不一定做到了,它的交互体验就算不是**好的,也是差不了的。kokapp

  以我体验不下六七个智能家居APP来说,国内有极少数做到了跟一般资讯APP差不多体验的自主APP,而洋品牌APP那就呵呵了,它们可能要优先考虑国外市场而不习惯为国内用户改变,但这是一个典型的作死节奏。

  品牌说起来比较虚,智能家居行业里也一样。很多公司标榜是XX品牌,或者是XXX**品牌。这是很多集成商、经销商容易被忽悠的地方,前面提到那个做亏了的朋友,就是因为选择智能家居公司不慎中招了。

  洋品牌吗?以前是,放在今天不一定是,除个别洋品牌都是布线技术,价格高的非常离谱。智能家居这个东西,土壕早就不是主要客户,别想着年轻的有钱人像老土壕那样一掷千金。有这两大死穴在,你一年做死了能多过五六个项目吗,这都做不到,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BAT大公司吗?也不是,BAT、华为、京东纷纷涉足智能家居了,它们的影响力也很,可它们不是智能家居行业里的什么品牌,要不你让它们自己提供点具体的产品试试。

  本土的产品公司吗?是,智能家居行业里的品牌有没有强势一点的影响力,其实是容易看出来的。媒体对它有兴趣吗,资本对它有兴趣吗,有没有被巨头收购或者大项融资。还有,开发商对它有兴趣吗,有哪些开发商敢用它们的产品(注意了,不是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而是真实的批量安装)。

  简单的判断是,智能家居还没有像行业到处打广告的时候,只看它被媒体提及的频率,经常出现的是影响力品牌,很少被媒体提到的公司,它很难是个品牌。话糙,但理不糙。

  以前,做智能家居靠什么,可能要靠忽悠,彼此心照不喧。但实话说,干这行的老炮们,做到了今天,发现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功能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了。硬件功能再好,没个好看的样子,谁给我忽悠试试?硬件要有好的外观设计,客户看了有买的冲动更好。

  大家也不看看,现在那些建材、家居都玩出多少花样了,那些希望居室环境升级的客户,会选择一个丑的跟一坨屎一样难看的产品装上自家墙壁吗?不可能!

  这不是说用得起智能家居的人就想好看的产品,而是说现在的人,家里用的、身上穿的,只要是买得起的东西,一定靠外观线条和它的配色说话。所以,也别低估了一些本土的智能家居公司,有的公司开发产品已考虑的非常细致了,如一件产品安装在墙壁什么位置、怎样的高度和怎么安装更好看。

  以个人**近两年参加的五场展会看,智能家居行业里的工业设计,总的来说比以往有所进步,但要是说谁得到了市场公认,可能还没到那个的时候。

  服务,总的来说也是虚的,代理商很在意的事项写进了合同,可能踏实一点,但也不用过于纠结条款本身。其实,判断一家智能家居公司能不能做好服务也不难。

  专注度是要看的,如果智能家居是一家公司的**业务或者主营业务,专注度不会差到哪里去。比方说,海康、大华、菲利浦等,它们也有智能家居业务,但智能家居只是这些公司很小甚至忽略不计的业务,它们对智能家居的重视程度,那是可以推测的。

  专业度也是要看的,大部分智能家居公司就是招个商,然后就扔在那里,爱死不死,kokapp爱活不活。不可能指望一个公司本部提供针对这个地区的宣传支持,但有的公司全年都没有宣传,这谈何支持?

  另外,展架、展箱等VI物料齐备,这是起码的支持,光有这些也是不够的。代理商们随时出去拜访客户,怎么现场向客户提案。有的公司没有合适的工具,但有的公司也做的不错,上了PRM系统,经销商、集成商随时向客户提出方案、产品清单、安装位置、预览效果和项目预算,客户当场就能看到要用多少钱、装成什么样体验的智能家居。

  做有线还是无线,这通常不应该是个问题。智能家居**初是跟着有线技术来的,从楼宇自动化转向家庭自动化。那个时候,用智能家居的人少之又少。大概2013年左右,除了原来厂商坚持之外,有线智能家居没有新厂进入,新的智能家居系统都脱离了有线技术方向。

  坦率说,有线智能家居多与洋品牌有关,它的一个死穴是单价太高(动不动二三十万一套是离谱的),与爱好换新的社会趋势都脱节了。对集成商、经销商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资源背景,那是玩不转的,只适合持有乙级以上工程资质的建筑智能化工程公司去做。像有的同行掉进了坑里,一半以上的原因是代理了有线技术的智能家居,客人不买账,库存用不出去。

  一句话,有线智能家居一时半会还不会死掉,但作为一个要进入家庭用的智能家居行业,如果还不出现重大升级,就挺不过两三年了。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有线技术一直搞不定的市场,现在都留给了无线技术,并不是说无线技术有多了不起。(经亿欧整理)

  在提及给孩子装修儿童小天地的问题时,很多父母会说出全国统一的答案:“男孩配蓝色,女孩配粉色”,这种传统的单一的色彩配色没有遵循科学配色,影响孩子的成长。[详细]

  对厂家、集成商和设计师来说,智能家居用户真正关注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显著特征和消费习惯?我的产品/方案是否恰如其分迎合了他们的喜好?[详细]

  智能家居系统的安全防线容易沦陷,归根结底是缺少严实的加密机制。而在保护安全性和隐私性方面,KNX总线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详细]

  “建装理想家,服务新格局”,2022中国建博会(广州)于7月8-11日盛大举办,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超过1200家品牌企业参展集中亮相,展览面积..[详细]

  作为智能锁行业的领 军者,德施曼推出的产品通常领 先其他品牌半年至一年时间,是消费者心中公认的智能锁知 名品牌之一。[详细]

  后疫情时代,市场变幻莫测、行业竞争激烈,谁能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用数字化作为发展利器,谁就能在行业中利于不败之地。谁是中国家居产业的数字化先锋榜样?8月24..[详细]

  后疫情时代,市场变幻莫测、行业竞争激烈,谁能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用数字化作为发展利器,谁就能在行业中利于不败之地。谁是中国家居产业的数字化先锋榜样?8月24..[详细]

  创业5年,少海汇一直处于高速成长中,已经连续两年入选全球独角兽500强,2020年少海汇核心成员企业年产值达到245亿。[详细]

  继扫地机器人、智能马桶、智能音箱等智能产品爆红后,智能晾衣架也在市场上迎来高光时刻。[详细]

  长期以来,中国家居行业产业集成度不高、“大行业、小企业”特征明显,服务链过长又导致企业间工业协同壁垒重重,节点连接效率低。[详细]

上一篇:kokapp智能家居行业现状及前景新消息:2025年全屋 下一篇:kokapp侵害用户权益 浙江通报这11款智能家居类A